据新华社报道,公安部在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表示,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“一件事”服务1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行,全面推进买车、购险、缴税、上牌等“信息联动、一站办结”,群众办事时间将从线下两个多小时压缩至线上半小时内。同步新增6项公安交管“一网通办”措施,预计每年惠及上亿群众。届时,群众登录“交管12123”APP,点击新车上牌模块,即可完成选号、上牌等全流程操作。
一直以来,为新车上牌,车主需要多次奔波于4S店、保险公司、税务局和车管所之间,耗时耗力。各种纸质材料的准备、复印、提交不仅繁琐,还容易因遗漏而白跑一趟。车辆检验环节更是需要驾驶未挂牌照的新车前往车管所,既不方便也存在安全隐患。这些流程痛点长期困扰着广大车主,也成为政务服务的堵点。如今,通过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,公安部打破了部门壁垒,实现了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,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。
数字技术的赋能是这一改革能够落地的基础。随着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,政府部门之间打破信息孤岛、实现数据共享成为可能。“交管12123”APP作为公安部官方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,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线上服务经验。此次新车上牌模块的开发,进一步拓展了网办业务的边界,为未来更多政务服务创新提供了可能。
上牌“一件事”服务的推出,也折射出政务服务理念的转变。近年来,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推动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改革,从群众办事体验出发,打破政府部门条块分割的局限,将原本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关联事项整合为“一件事”,通过流程再造实现一站式办理。从企业开办、员工录用到公民婚育、新生儿出生,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变“多次跑”为“一次办”,其标准化、便利化、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。
不过,在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、便捷化的道路上,现阶段仍存在系统兼容性问题、老年群体“数字鸿沟”、数据安全风险等挑战,这些都需要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步破解。例如,及时收集用户反馈,建立动态优化机制;完善线下辅助体系,保障特殊群体权益;强化数据安全防护,筑牢技术伦理底线……当政务服务能够像网购平台一样精准响应需求,像社交软件一样便捷易用,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将得到提高,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会更足。
透过“一件事一次办”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办事流程的优化,更是政府服务的匠心。期待类似汽车上牌的“一件事”思维延伸到更多领域,让群众在数字化浪潮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便利与温暖。(徐刚)